温州着力打造全国城市绿色配送示范创建的“瓯越样板”

  黄鱼、银鲳、带鱼、水潺、梭子蟹……凌晨时分,在市现代冷链物流中心,各种各样新鲜的海鲜被装入新能源配送货车,第一时间运往市区各个农贸市场,供一早来买菜的市民们选购。

  这是当下温州发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的生动场景,也是温州致力开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瓯越样板”的具体缩影。

  2019年12月,温州被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商务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自此,温州坚持市场导向,立足高点定位,全力打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市货运新业态,着力开创具有温州特色、市民普遍满意的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新样板。

  如今在温州的大街小巷,市民们对挂着新能源牌照的配送货车早已司空见惯,洁白车厢两侧统一的“绿色配送”Logo,成为城市一道道流动的绿色风景线。

  温州历史悠久,是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也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不仅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港口优势,而且商贸经济发达,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商港和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但由于民营企业较多、分布较散,交通物流发展整体存在“小集群、弱链条、低效率”的问题,亟须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引领城市货运配送体系实现现代化转型。绿色货运配送,显然是打破弊端、引领转型的一大抓手和有力支撑。

  自开展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以来,温州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制定了《温州市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方案》,成立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细化17个部门职责清单,引入高校科研理论支撑,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合力共建”的创建机制,凝聚了“创建必成”的强大合力。创建攻坚期间,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保障,解决了“政策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货车推广、示范企业评定、监管覆盖”等诸多难点和堵点问题,引领创建工作迈上了“快车道”。

  为充分实现“绿色+智治”结合,打破政府、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切实提高监管效率,助力降本增效,温州结合实际,形成了“平台+机制+服务+数据+信用”的“12111”数字监管理念,搭建出独具温州特色的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以“一个平台、两项机制、一组公共信息服务、一座成效数据监测驾驶舱、一套信用体系”为架构,不仅可对接入平台的“绿配”车辆的有效里程、实时位置信息、车载设备视频、车辆预警信息等实现“一屏”呈现、准确记录、储存和实时监管,还可将汇集的各类信息作为“绿配”示范企业线上认定审核、线上年审、车辆奖补机制考核、信用考核、“绿配”示范企业培育和认定等重要依据。同时,通过该平台,可查询各类货运政策、货运配送站、“绿配”车辆充电站和停泊车位分布等信息,为货运企业、司机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企业对车辆进行统一调度与管理。货运企业和司机还可利用平台数据,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挖掘市场发展潜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

  过去,“通行难、停靠难、装卸难”一直是温州城市物流配送发展壮大的瓶颈。为推动“绿配”高质量发展,温州创新方式方法,逐一破解瓶颈。

  据介绍,自2000年开始,温州市区小型货车号牌实行总量控制,由经营单位进行定量竞投获得上路额度单办理上牌后,方能在市区无禁行限制,未获得上路额度单的小型货车禁止于每天的7时至22时在主城区通行。该项政策虽然能缓解市区交通拥堵,有效提升通行效率、降低交通安全隐患,但也制约了城市货运配送车辆的发展。

  对此,在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共同推进下,温州调整了市区执行20年的小型货车上牌政策,取消市区新增纯电动车新能源小型货车上路额度单竞投,此举累计为“绿配”车辆上牌节约成本约2800万元(1.7万元/辆),实现了财政资金最大限度惠及企业发展。

  在延长通行时间、扩大通行范围等方面,“绿配”同样具有优势。其中,放宽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企业的新能源货车通行时间和区域,允许其于非高峰时段在市区货车限行区城内道路(不含城市快速路)备案通行,实现“绿配”效率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着力优化市场环境,也是温州发展“绿配”行业的重要举措。记者了解到,“绿配”创建之初,“客车拉货”这一全国许多城市的通病,在温州也较为普遍。这些车辆人货混装,查处难度大、违法成本低,不仅挤压了合法货车的生存空间,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此,温州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公安交警部门,重拳出击开展客车非法载货及货车闯禁区行为系列整治活动,已累计查处客车违法载货700余起、客车非法改装9000余起、货车违禁标志2万余起,为规范货运市场秩序注入了强劲的稳定剂。

  为推动“绿配”高质量发展,温州还积极优化资源配置,结合市区货车配送重点区域,全力突破商贸区、居住区、交易市场道路拥挤、泊车资源稀缺、装卸不便等长期困扰,沿路设置新能源货车专用泊位82处164个,允许城市“绿配”车辆免费停放、装卸30分钟。围绕三级体系布局,累计投用新能源车辆充电桩3429个,城市配送新能源纯电动货车与充电桩的配置比例达0.55:1,物流枢纽、公共配送中心等区域直线公里左右范围即可享用充电桩,保证“绿配”运营“动力十足”。

  如今,在温州市区一些商场附近的停车位上,“绿配”车辆正逐渐增多。不少司机反映,新能源货车比燃油货车不仅驾车体验更好,更重要的是,停车装卸、充电休息都更加方便。

  为了让“绿配”从“一粒星火”化为“燎原之势”,温州还打出示范培育、引领风尚等组合拳。

  近年来,温州先后出台了《温州市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企业认定考核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文件,重点围绕快消品、农产品(水产品)、药品、电商等领域,累计培育“绿配”示范企业5家、3A级以上专业城市配送企业7家,有效推动了温州城市货运配送企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同时,全面贯彻落实《城市物流车辆技术要求》有关规定,严格要求新能源配送货车车型、车标、卫星定位系统全部达标,有力引领企业“争先”开启新局面。

  政府以真金白银为杠杆,加速城市配送各类要素资源集聚,也在推动“绿配”快速发展。据介绍,温州落实财政专项资金1000万元,出台《温州市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资金补助方案》,对新能源车辆购置与营运、城市配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市场主体培育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对接入温州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且正常运营的“绿配”示范企业新能源配送车辆,每辆给予5000元的资金补助。同时,温州围绕省、市14项资金扶持政策,积极争取物流产业资金3448万元,为绿色配送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争取中央服务业资金585万余元,重点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冷库建设、冷藏车辆购置,进一步丰富城市货运配送服务体系。

  据悉,近年来,温州市区累计新增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1736辆,快递企业专用电动三轮车置换淘汰车辆2604辆。相较于“绿配”创建初期,新能源货车存量增长11.58倍,车辆利用效率提高21.66%,单位周转量能耗下降11.56%,平均吨公里配送运输成本下降13.09%,实现了绿色发展理念驱动行业发展转型、绿色货运效应惠利民生福祉,“绿配”新业态正在温州落地生根、成长壮大。

  你知道一件商品或包裹,进入温州市区后,是如何快速又精准地送抵客户手中的吗?答案在于一个三级配送网络体系的构建。

  据介绍,依托城市布局、结合配送需求,温州对城市配送场站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打造一级干支衔接型物流枢纽4个、二级专业性或区域性公共配送中心8个、末端共同配送站180个,以“金字塔式”三级配送网络体系实现社区、高校、商务区全面覆盖,基本形成了“统仓同配”或“多仓共配”的运营新体系,实现共同配送比例达81.77%。目前,温州已在充分引导城市配送企业,以社区为单元、以家庭为节点,发展共同配送体系,以快消品、农副产品、冷链产品等居民日常消费品为重点,提供货物从上游供应商运送到社区商店或居民手中的末端配送服务,解决城市配送“最后100米”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为解决城配发展问题,温州充分运用政策力量和国资系统资源,以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为契机,打造新架构、挖掘新潜能、拓宽新业态,创新“瓯式配送”模式,并在市国有企业——现代集团充分实践,已逐步形成具有温州特色的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

  打造“瓯式配送”,首要在于精准化的服务。现代集团开发“马派生鲜”等温州特色微信小程序和客户入口,提供现代化、多渠道、全信息的下单入口。据介绍,这些微信小程序能根据企事业单位、群众、市场经营户等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特点,提供不同的服务策略,如为农贸市场等经营户提供二级到三级的班车货运配送;为50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物资保障的食堂计划配送;为市民群众提供送货上门的精准配送。当客户在微信小程序上下单后,精细化的服务方式就可确保各类货物在二级公共配送中心完成分拣、仓储加工和分拨,而后现代集团利用自有或合作的“绿配”车辆“同站、同步集约配送、共同配送”,实现了二级配送中心到三级末端站点的配送和企事业单位等客户的直达,既快速又精准。

  面向绿色交通未来,接下来,温州将充分总结全国示范创建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推动打造面向未来、引领示范的“瓯式绿配”产业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全面开启城市配送行业“绿色”时代。(记者 夏晶莹)

足球彩票正规app下载相关新闻